
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擬招募約4.5萬名志願者,招募活動啟動後,有近16萬人通過廣東賽區賽會志願者招募和信息管理平台報名,同學們的熱情超出招募團隊的預期。
退役軍人成志願者骨幹
來自廣東技術師範大學的羅煜中,是一名駐港部隊退役軍人(保留學籍服役)。在香港服役、又在廣州上學,相比於同齡人,他對大灣區有更特別的體驗和更深刻的認識。得知粵港澳共同承辦全運會,他很早就思考以什麼身份參與和助力這場盛會。為了能夠順利通過志願者考核,他幾乎把賽會官方網站每一條信息都學習了多遍。
有了知識儲備,再加上身上自帶的軍人氣質,羅煜中最終順利通過了筆試、面試考核。如今,他已率先在測試賽、提前賽中擔任入場執旗志願者和球童等工作,成為一名志願者骨幹。
同樣來自廣東技術師範大學的黃錚,甚至在學校還沒有下發志願者招募通知時,便開始在各類網站查找註冊入口。
「我同學曾參加過杭州亞運會志願服務工作,覺得特別有意義,之後就一直關注全運會的志願招募工作。」黃錚說,真正到了報名時,才發現那麼火爆。幸運的是,她同樣順利入圍,以仲裁攝像助理的角色開展志願服務。
不過,大多數報名者未能如願。以華南師範大學為例,在「校館對接」模式下,該校擬錄用800多名志願者,分配至天河體育中心、東方賓館等地。最終,廣州校區和汕尾校區共有3,600多名學生報名,錄用比例僅為23%。考慮到可能面臨較高的淘汰率,為了保證公平公正,招募團隊優化了遴選流程,並引入技術手段。比如,先是在學院一級篩選,再在校一級進行二次考核。各個學校在實踐中也推出不少創新方法,如面試過程全程錄像以供查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