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良 心
海南海口的青少年科技公園廣場上有一座名為《南洋華僑機工回國服務團》的雕塑,塑的是兩位南僑機工的半身像,右邊一位是司機,左邊一位是技工。他們剛毅的目光、挺拔的身軀,充分表現出年輕的南僑機工,把炫麗的青春和滿腔的熱血鋪灑在滇緬公路上的赤子之心和愛國情懷。
海南省是我國著名僑鄉,在海外的華人華僑約有近400萬,其中90%集中在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東南亞國家。當年南洋各地瓊籍華僑子弟爭相踴躍報名參加南僑機工,兄弟、叔侄同時報名的感人故事不斷現諸於當時的報端。在當年滇緬公路上的3,200多名南僑機工中,海南籍的達800多人,佔總數的四分之一。連陳嘉庚都為此感慨:「海南地方不大,但參加的人數多,這說明海南華僑是對祖國最關心的,是最愛國的,是最革命的。」陳嘉庚還在他著述的《南僑回憶錄》中特別讚揚了原籍海南萬寧的新加坡南僑機工王文松,我前面已詳細寫到南僑機工王文松工程師至死未能同妻女團圓的悲傷故事。同樣是海南籍的新加坡南僑機工王雲峰也曾妻離子散,經歷情節比王文松還要離奇曲折,但他幸運的是最終還能在生前同妻兒團圓。
王雲峰1916年出生在海南瓊海,從小就由父母做主同李雪蓮定了娃娃親。王李兩家都是當時瓊海的大戶人家,都在海口做生意。李雪蓮秀外慧中,漂亮又有文化,寫得一手好字。王雲峰16歲就和李雪蓮結了婚,成婚時李家陪嫁豐厚。兩人雖是包辦婚姻,但夫妻感情和美,很快便生下了一雙兒女。1936年,20歲的王雲峰隨着下南洋風潮到新加坡尋找發展機會,他進入新加坡萬城橡膠園工作,收入頗豐。但他常常思念妻兒,故計劃存下一筆錢後將妻兒接到新加坡生活。
不料風雲突變,中國抗戰全面爆發。南洋各埠華僑相繼成立為祖國抗戰捐款捐物的「籌賬會」。王雲峰為籌集抗日捐款上街賣花、參加義演,並將自己辛苦存下來的錢捐出支援國家抗戰。1939年2月,王雲峰報名參加南僑機工,由於他沒有駕車修車技術,沒有被錄取。於是他和幾個好友一起湊錢合租了一輛汽車,日以繼夜地苦練駕駛技術,後來通過考核加入了第九批回國服務團。當年8月王雲峰和團友來到昆明,經過兩個月的軍事訓練後,王雲峰被分配到西南運輸處「華僑先鋒隊」,擔負起滇緬公路最艱險路段的運輸任務。1942年5月日軍從緬甸攻入滇西,緬甸華僑和難民沿滇緬公路往保山逃亡,在緬甸和滇西的數百名南僑機工奉命將囤積在緬甸臘戌的軍用物資搶運回國內。王雲峰和戰友開着數百輛裝滿軍用物資的大卡車向昆明緊急撤退,被日軍一路追趕到怒江邊的惠通橋頭。王雲峰的車剛衝過惠通橋,守橋的中國遠征軍就為堵截日寇東竄把惠通橋炸毀了。王雲峰僥倖脫險後,汽車又出了故障,只好匆忙丟下汽車,連夜徒步翻山回保山。在惠通橋爆炸中倖存的戰友找不到他,將他登記到了犧牲名單中。王雲峰在海南的老母親得報哭得死去活來,在村子旁邊給他立了墳墓。
再說王雲峰留在海南的妻子李雪蓮,因為日軍侵華戰火迅速蔓延,廣州淪陷,直逼海南,海南局勢一片混亂,她同丈夫失去了聯繫,根本不知道丈夫王雲峰已從新加坡回國抗日。為躲避戰亂,保全兒子,她決定把大女兒留給王雲峰母親撫養,自己帶着幼兒王詩瓊下南洋尋夫。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李雪蓮帶着幼兒乘坐海輪南下新加坡投奔王雲峰的同時,她的丈夫王雲峰卻正和工友們熱情高漲地乘着海輪北上回國抗日。恩愛夫妻在茫茫大海中擦肩而過,命運從此改寫。李雪蓮遠渡重洋,千里迢迢來到新加坡,橡膠廠的人卻告訴她王雲峰早就辭掉工作回國抗日了。家鄉淪陷,丈夫又不知到了何處,李雪蓮萬般無奈,只好帶着幼子在新加坡等丈夫歸來。她租下一間簡陋的房子,靠打零工度日。後來李雪蓮聽從國內回來的華僑說,王雲峰已犧牲在了滇緬公路上,她悲痛欲絕。不久日軍又侵佔了新加坡,到處抓沒有丈夫的婦女到軍營「服務」。為了不被擄進軍營,李雪蓮經同鄉介紹匆匆嫁給了瓊籍僑胞孔憲興。孔憲興家窮,想不到會娶到李雪蓮這樣才貌雙全的女子,因此非常珍惜李雪蓮,對她的兒子也非常好。李雪蓮的生活逐漸安定下來。
此時的王雲峰卻正落難雲南。滇緬公路中斷後他生活無助,應徵到印度參加搶運援華軍火,最後轉入中國駐印軍炮兵團,在印度蘭姆伽整訓,又參加了中國遠征軍在緬甸和滇西的大反攻,在抗戰中立下戰功。抗戰勝利後,王雲峰計劃回海南同妻子團聚,結果又被編入國民黨炮兵部隊。他厭惡打內戰,在淮海戰役中聯絡幾位華僑戰友投誠參加了解放軍,1951年又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到了抗美援朝戰場,1952年他在戰鬥中受傷回到祖國養傷,同年復員回到海南瓊海家鄉。
李雪蓮改嫁後和孔憲興生下了三個兒子。新中國成立、海南島解放後,李雪蓮思鄉心切,於1951年帶着孩子返回海南。她不忘舊情,常看望王雲峰母親,並到王雲峰墳前哭訴懷念之情。李雪蓮沒想到,命運和她開了一個大大的玩笑。有一天,在瓊海嘉積中學讀書的大女兒在迎接凱旋歸來的志願軍時,發現名單上有父親王雲峰的名字。李雪蓮開始還不相信,趕緊跑去王雲峰家中探望。一看果然是結髮丈夫王雲峰。夫妻相見,抱頭痛哭。是留在海南還是重返新加坡?是與王雲峰破鏡重圓還是回到孔憲興身邊?李雪蓮陷入兩難。思前想後,出於對結髮丈夫的深厚感情,也出於對王雲峰在槍林彈雨出生入死中對她忠貞不渝的敬重,她做出了回到王雲峰身邊的決定。她在取得孔憲興同意後,通過瓊海法院與孔憲興解除了婚姻。王雲峰和李雪蓮破鏡重圓後,相濡以沫,恩愛有加,共度了近40年甜蜜的日子。
王雲峰於1989年去世,享年73歲。他晚年最愛唱的歌是《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向前向前向前!我們的隊伍向太陽……」唱起來慷慨激昂、鏗鏘有力。王雲峰去世前幾天,每天望着家門口說:「指導員帶着部隊來門口接我了,我要走了。」王雲峰去世後,李雪蓮時刻懷念丈夫,在最後的日子裏,只要一看見有小蟲子飛進她房間,就會喃喃自語:「老頭子,我知道你想我,你來看我了,我也很想你,我很快也會去看你的,我們很快就會在一起了。」2006年3月,海南日報社策劃重走滇緬公路,尋找瓊籍南僑機工抗日救亡的英雄壯舉,當時李雪蓮尚在人世,只因重病不宜接受採訪。報道組只好先行前往雲南,期待尋訪結束後李雪蓮能康復出院接受採訪。不料在雲南的尋訪途中,就傳來李雪蓮病故的消息,徒留下一段傳奇,令後人扼腕動容。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