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多海外歌迷主動探究中華文化中 「道」 與 「義」 的深層內涵,試圖解讀《大展鴻圖》MV 畫面裏的隱喻符號,深挖歌詞背後的深意。舞蹈編排與 MV 影像為這首歌注入全新生命力後,其掀起的全球熱潮看似出乎意料,細究卻在情理之中。香港文匯報記者日前對《大展鴻圖》原唱,中國新生代音樂人攬佬進行專訪,探究歌曲爆火背後的奧義。
- 文/圖:香港文匯報記者胡若璋
社交平台的實時互動,讓跨文化溝通化作即興迸發的靈感碰撞。許多海外音樂人對《大展鴻圖》《八方來財》愛不釋手,主動關注攬佬及相關主創人員的動態。在短暫交流中探尋《大展鴻圖》風靡全球的緣由,答案或許很明確:海外聽眾不僅相信攬佬用音樂講述的故事,更因影像畫面對濃郁 「中國味」 產生了濃厚興趣。採樣雖是嘻哈音樂的常規手法,但攬佬的作品讓全球歌迷看到了中國新生代音樂人的獨特表達 —— 我們不再盲從西方既有的創作模式,而是勇敢玩出自己的態度,唱出能引發共鳴的音樂故事。

七月,一直在路上。一周三四個城市的演出,大部分時間,攬佬在高鐵、飛機上的時光,音樂是他的最佳旅伴。「我從貴州飛回廣東,在飛機上聽的就是香港的老歌。」但攬佬認為,這絕非是大家認為的懷舊情結,他更着迷於廣東歌的獨特年代感。攬佬細說,香港那些廣東歌的編曲手法與今迥異。比如,他喜歡感受張國榮、陳慧嫻歌曲裏的配器選擇、人聲處理、編排邏輯,也會積極思考,這些與當代流行樂的差異。
當然,他並不只聽所謂的經典。「我也聽那些大家覺得爛俗的歌。」為何有這般「迎難而上」的精神,攬佬攤攤手說,我偏愛在怪異事物裏尋找存在感。每首古怪的作品為何誕生?我喜歡去找其中的奇怪與成立依據。
攬佬坦言,並不喜歡外界簡單粗暴地用「土」和「洋」來評價一首歌。但是,現在很多人說起《八方來財》和《大展鴻圖》,高高低低的評價裏,「土」和「洋」是形影不離的高頻詞,這些聲勢浪潮中,攬佬的歌曲已然成為全球年輕人的社交暗號——旋律響起時,身體便不自覺地隨節拍舞動,這是心照不宣的音樂默契。
內地密集巡演告一段落,攬佬返粵小憩,於順德粥底火鍋的氤氳熱氣中,與一幫朋友照常見面、遊戲。緊隨其後的便是寶島台灣的專場,而後踏入世界巡演的舞台。
海外邀約已排至明年歲末
「從東南亞啟程,隨後英國、美國、日本……好像這一輪只有非洲、南美洲、南極沒有到達。」要和全世界的歌迷會面,攬佬語氣平淡如碗中白粥,不見特別欣喜。經香港文匯報記者追問方知,攬佬的海外邀約已排至明年歲末。
但在他看來,國內演出、全球巡演本質如同上班。攬佬說,自己不過是個普通青年,享受躺平狀態。演出結束回酒店打局遊戲,便是莫大快樂。
不似成熟歌手解讀成名作的意義和加持,攬佬對於唱成名曲的感覺,竟毫不掩飾直言「想吐」。他指着眼前的一鍋白粥說:「如果一日三餐頓頓白粥,連續吃了兩年多,你是什麼感覺?這就是我現在唱歌的感覺。」但數據與榜單催人奮進,攬佬自認能抵禦名利誘惑,卻也有昭告天下的澎湃豪情:黃皮膚照樣能登頂世界。
享受海外的即興現場,攬佬也會有一種不自覺的責任感:嘻哈音樂長期仰望西方的時代已然轉向。被問及這種文化自信的根源,攬佬淺笑:「多讀歷史,自會深感吾輩不凡。」日常他也沉迷視頻社交平台,追隨文化博主解讀歷史,尤嗜稗官野史。對於音樂與興趣,他有自己的評判標準:「吃飯時能看得進、聽得下的,便是好東西。」
作為互聯網原住民,攬佬與音樂夥伴們對「好」的定義,始終相信本能直覺。「萬物皆曝光於網絡,真心所愛皆觸手可及。」95後的他亦發現,傳統存續至今自有其精妙,國家發展至今更喚醒了他們的文化自覺——是時候實現「反向輸出」了。
自幼不喜讀書,但攬佬和身邊眾多朋友在玩音樂中明白:不必被迫接受外界定義的「經典」,慢慢尋找自己喜歡的好,才會真的收穫「熱愛」的驚喜。

就好像,外界讚他將廣東土著生活以流行音樂形式進行廣泛臨摹、復刻。談及創作初心,攬佬輕描淡寫:「我只是想家,每一個身在外地的廣東小孩應該都有差不多的心情。」在成都求學、也輾轉渝、杭劇組做跑腿龍套,最終也被規勸入「正軌」到某私企電力公司當職員。
回看這段劇組打雜、電力基層打雜,又讓所見成所唱的經歷。攬佬也只道是尋常:玩嘻哈音樂的人,擅長把傳統元素生出當代獨特風味。何況,攬佬有自己精準調配的採樣配方:在嘻哈框架裏融入20%——30%個人特色,成品好像更具個性和感染力。如今,憑借兩張專輯,個人風格已成。實踐也讓他自信:全球各地民眾性情相通,不過是地域溫濕度、緯度差異孕育不同文化,但對音樂作的厚重鼓點以及歌曲容納的氣質都有此共鳴。
保留神秘感用作品發言
年輕的人不着急談未來,更在乎當下的攬佬透露,第三張專輯至少是後年的事情。對於能不能在個人風格上更進一步?繼續引領全球「眾樂樂」的風潮,攬佬並不關心。「有些事情有就是有,沒有也還是要繼續做。」攬佬也自認,相比其他生存技能,音樂是他唯一的強項。對待唱歌和創作,他現在對未來的想法便是:一條路走到底看看。
香港文匯報記者也不禁好奇,如果大眾流行音樂的舞台拋來橄欖枝,他會毫不猶豫去參加嗎?「不一定上。」攬佬認為,保留一點神秘感對自己、包括對音樂的創作,也是一種保護。「因為我去跟別人拉近距離,我就成網紅,我就要做明星的感覺。這沒有很多意思,我還是想用作品和大家交流。」戴上眼鏡面對自己鏡頭的攬佬,對於很多事情的描述都喜歡用一個「僅此而已」來總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