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疾控上線蚊媒傳染病檢測點地圖。深圳傳真

(香港文匯網記者 郭若溪)當前正值廣東省登革熱和基孔肯雅熱流行季,蚊媒密度升高,傳染病傳播風險加劇。為方便市民及時獲取檢測服務、實現早診早治,深圳市疾控中心即日起在「深圳疾控」微信公眾號上線登革病毒、基孔肯雅病毒檢測點查詢功能,同時發布防控提醒,呼籲市民一旦出現發熱、皮疹和關節疼痛,請及時就診,並做好防蚊滅蚊措施。

深圳疾控上線蚊媒傳染病檢測點地圖。深圳傳真

登革熱與基孔肯雅熱同屬蚊媒傳播疾病,主要通過白紋伊蚊(俗稱「花斑蚊」)和埃及伊蚊叮咬傳播。登革熱典型症狀表現為突發高熱,伴劇烈頭痛、眼眶痛、肌肉關節痛(俗稱「三痛」)及面部、頸部、胸部潮紅皮疹;基孔肯雅熱則以發熱、關節痛(尤其手、足、踝等小關節)和充血性皮疹為典型特徵,部分患者關節疼痛可持續數月甚至數年,嚴重影響生活質量。市民若出現上述症狀,應立即就醫並主動告知旅居史,避免自行用藥。

為方便市民快速獲取檢測服務,及早發現,及時治療,深圳市衞生健康委緊急協調全市醫療衞生機構,增設檢測點,其中登革病毒檢測點共有560家醫院和社康機構,基孔肯雅病毒檢測點共有51家醫院。市民可關注「深圳疾控」微信公眾號,一旦出現疑似症狀,即可點擊「便民服務」菜單,獲取並導航到附近的有檢測能力的醫療機構就診。檢測結果異常者需配合做好防蚊隔離治療,避免蚊蟲叮咬後將病毒傳播給他人。

深圳疾控上線蚊媒傳染病檢測點地圖。深圳傳真

預防蚊媒傳染病核心在於切斷傳播途徑,市民需從源頭減少蚊蟲孳生,做好個人防護。近期,深圳降雨頻繁、氣溫較高,蚊媒孳生環境顯著增多,需工地、小區、公園、學校、工業園區等相關場所共同做好防範措施:加強環境衞生整治,定期組織清理綠化帶、垃圾點、下水道等蚊蟲易孳生場所;公共區域定期開展藥物消殺,投放滅蚊藥,尤其是在蚊蟲密度較高時期,加大蚊蟲消殺力度,將蚊蟲密度控制在安全水平。

同時,各醫療機構應加強發熱、皮疹和關節疼痛病例監測,發現疑似登革熱、基孔肯雅熱病例及時開展相關檢測排查,做到早診斷、早報告、早治療。

責任編輯: 趙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