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平理

由香港特區政府與國家航天局合辦的「國家發展成就系列──無盡探索︰中國的航天、航空及航海」展覽,昨日在香港科學館隆重開幕,展期由今天(8月1日)起至9月7日。展覽匯集逾百件模型、實物及互動展品,包括首次同場展出的嫦娥五號和嫦娥六號採集的月壤、嫦娥六號的返回艙和降落傘、萬米深潛海水樣本,以及代表中國造船業最高水平的「三顆明珠」模型等。這些展品不僅展示了國家在航天、航空及航海領域的卓越成就,更彰顯了中國在全球科技格局中的領先地位。展覽可讓香港市民近距離接觸到國家科技發展的最新成果,尤其是嫦娥六號帶回的珍貴月球背面樣本,為研究月球地質演化提供了關鍵證據,具有極高的科學價值。

此次展覽對香港市民,尤其是青年人具有重要意義,不僅激發公眾對科技創新的熱情,更為香港學生展示了學習榜樣。香港展區特別展示了香港科學家在國家太空探測和深海探索中的貢獻,例如香港理工大學團隊研發的「表取採樣執行裝置」和香港浸會大學邱建文教授的深海科考成果。

這些成就證明香港科學家憑藉國際視野和專業能力,為國家科技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這對香港學生而言是極大的鼓勵和啟發,激勵着他們只要努力學習、錘鍊本領,未來也能為香港乃至國家的科技發展進步貢獻力量。展覽不僅是一次科技盛宴,更是一堂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課,讓青年人深刻感受到國家發展與個人成長的緊密聯繫。

這次展覽是一次難得的機會,香港市民應把握時間前往參觀,親身感受國家科技的強大實力。教育界與學校也應積極組織學生參觀學習,讓年輕一代從小樹立科技報國的志向。特區政府在未來可向國家爭取舉辦更多不同領域的成就展覽,例如即將配合全國運動會推出的體育成就展,讓香港市民全面了解國家在各方面的發展與進步。

通過這些展覽,香港市民能夠更深入地認識國家的偉大與強大,從而不斷增強國民自信和國家認同。香港作為連接國家與世界的橋樑,應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向國際社會講好中國故事,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